節拍器就像是穿束腹,要定型!
昨天我和一個跟我學了兩年的大人有了爭執, 我糾正他速度慢了一半, 他說他沒有, 我說你的一拍都打成了兩拍的長度, 他說他一直是這樣打的。 在爭論不休之後,我說:「你的意思是我都不能糾正你?」他說也不是,他就是不覺得他有什麼毛病。
最後我加上節拍器,跟他一起彈3次, 因為他跟不上,他自己知道他真的是慢了。節拍器為我當了裁判
很多人使用節拍器,是在曲子視奏完成之後,他們覺得視奏的時候坑坑疤疤根本沒有辦法使用節拍器, 但是這個想法,就好像你胖的時候不敢量體重一樣, 你害怕的是發現『事實與理想』的差別,
在慢的時候沒有正確的律動,怎麼可能會在音符熟悉之後律動就突然出現呢?
我常常覺得對節拍器 ,就好像我們穿束腹一樣, 就是要設定他不變形,才能夠真正的離開。
人是可以靠訓練得到節奏感的,根據Sensorimotor Synchronization (SMS),人腦有自動認知節奏機制,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查查科普。
內在的律動要靠著節拍器來幫我們建立, 初學的時候如果不對節拍器 大概過了一年之後也不容易對上了。
這個時候學生的反應就是1.對不上好吵 2.節拍器與彈奏者大分離 3.節拍器只會造成依賴,逃避現實!
很多人律動感不夠 在團體合奏的時候就整個大迷路, 六八拍和二四拍,轉換不過來。 或者數慢了,根本不知道到哪裡去。沒有律動的人通常會說:他們太快了!! 他們都沒音樂性,不是可以彈性嗎? (不穩的人有千百個理由
如果說一個樂團裡的樂手都各自彈性的話,那像話嗎?
律動感不夠,在聽音上面也有很大的問題, 因為一拍的長度不是那麼確定,所以當音符進來的時候,節奏的單位組織就不好,就算音寫的進來,拍子也寫不進來。
律動感不好的人,通常也比較沒有樂句感,管樂的人就會亂換氣, 弦樂的人就會亂換弓, 彈琴的人就斷斷續續, 斷斷續續習慣了, 就更不願意配合節拍器了。
引用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